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科教兴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精神,为深入贯彻学校十四五规划要求,扎实推进土木工程高峰学科建设,土木工程学院近期开展了科技赋能月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了一系列多维度科技成果培育工作,旨在提升学院教师科研水平,激发学院科研创新活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发展。
一、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推动成果产业化。为畅通学院知识产权转化渠道,让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变得更加通畅,学院邀请科技处路成刚副处长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线上专题培训,学院师生集体学习。路成刚详细解读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制定的背景、科技成果的概念、转化的方式、技术合同形式和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内容。路成刚强调,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每一位科研人员应充分重视。
二、以创新赋能科研项目,激发科研基金申报潜力。为了进一步激发科研活力,挖掘科研潜力,增强科研动力,推动2023年国家基金申报工作,学院邀请了学院副院长李绍纯教授、苏雷教授分别做了线下交流报告。李绍纯,苏雷分别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及往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验,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申请和评审流程,详细阐述了申请书各个部分的撰写要点,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
学院同时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深圳大学董必钦教授作国家基金申请书撰写指导线上讲座,全院100余名教师积极参会。董必钦教授从国家基金的创新构思角度,深入阐述了项目撰写中创新立意,创新方案与创新逻辑。董必钦教授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是科研工作者科研道路上的长期任务,鼓励学院老师勇担科研使命,潜心科研积累。报告结束后,董必钦教授和参会教师们进行了亲切交流,详细解答了他们提出的基金申报中的问题和困惑。
三、整合团队优势资源,助推科技奖励申报结硕果。学院近年来不断整合优化科研团队,目前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科研水平较高的科研团队。近期,学院邀请了高水平团队分享经验,以点带面,助推学院科技奖励申报工作。岩土防灾减灾团队王旭春教授与混凝土耐久性团队王鹏刚副教授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详细解读了报奖工作的趋势、各级奖励的申报要点、资料筹备、进度安排等关键内容。最后,学院潘福全副院长特别强调要注重科研成果的凝练、积淀和团队科研精神的传承,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实现国家科技奖等重要科研成果奖励的新突破。
中心高度重视科研工作。2022年金祖权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取得了历史上的突破。连续三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为省属高校排名第一。
通过一系列科研培训与讲座,营造学院科研浓厚氛围,形成常态化的科研经验交流,以老带新,以点带面,推陈出新,砥砺前行,不断提升学院整体科研水平,引领科研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学院“双高”建设和“十四五”规划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