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拓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提供与国际建筑大师的交流机会,2018第五届东亚建筑学术会议系列学术讲座在报告厅开展,来自日本、韩国及中国在建筑领域卓有成就的多位教授及建筑师围绕基于“绿色·智慧”背景下滨海城市与建筑空间利用的可持续开发策略这一主题,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建筑设计经验与理念,学术论坛由高伟俊院士主持。
海洋工学会理事、环境情报科学中心评选委员会会员、日本建筑学会技术报告委员会委员长、干事长、日本建筑学会环境工学委员会都市及亲水小委员会主查畔柳昭雄教授做了题为《海洋建筑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的主题讲座。畔柳昭雄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讲解了海洋建筑工学科的概念,之后将安徽宏村和云南丽江大研古城“人水合一”与菲律宾砍伐雨林从事养殖进行对比,引出“人与水和谐相处,密不可分”的理念。他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海洋建筑类型,例如蕴含历史气息的舟小屋,用于防洪的水墙,渔港,栈桥,防波堤等,继而引出海洋建筑与气候之间难以割裂的关系,得到了在场人员的一致认可。
日本大学菅原遼博士做了题为《海洋空间运用中的功能优化和海洋式建筑使用的研究:以日本九州为实例》的讲座。他用日本九州的实例,从现有的和将来的规划出发,首先讲解了“海洋空间如何进行功能优化”“海洋空间进行功能优化的意义”等内容,又从涉及海洋的各个方向入手列举了许多现存的建筑,为大家讲解了海洋式建筑的使用。
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郝彤经理做了题为《沙子口港渔区改造方案》的讲座。他结合自身的经历和青岛的实际情况,从人文层面出发,详细介绍了渔区改造的完整方案,并指出,沙子口这一成功案例,促进了地方渔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发展,改善了崂山风景区的环境,增加了旅游设施及节点,促进了当地海洋渔业的发展,完善了当地的公共设施,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
群山大学NURI建设教育团团长、群山大学工科学院院长、工科教育中心馆长、漂浮建筑研究中心馆长、国土交通部富有建筑研究团团长文昌浩教授做了题为《可持续因素在浮游建筑中的应用》的讲座。他的讲座重点放在了浮游建筑上,通过对经济效益、资源利用、可改造性等可持续因素的方面分析,由合到分、由分到合,不仅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浮游建筑,使得可持续观念深入人心。
日本大学客座研究员、庆运大学专职讲师、第7届大邱建筑学院的委员、水滢区建筑计划委员会委员、影岛区城市规划委员会、釜山市建筑美术审查委员会委员、洛东江流域环保局环境检讨与环境影响评价委员、日本大阪大学外籍客座研究员、国土海洋部清洁水面基本计划咨询委员李明权教授做了题为《韩国沿岸管理法律制度及其管理方向》的讲座。他从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情况等方面介绍了韩国相关法律的定制原则以及引导方向,使得在场师生进一步了解了有关韩国沿岸的管理制度,并对我国沿岸的管理与发展方面展开了思考。
空军技术少将(建筑施工与安全管理少将)、韩国海洋大学海洋空间建筑学系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建筑系的研究员、延世大学建筑学助理教授李漢錫做了题为《韩国海洋建筑现状与展望》的讲座。他提到了“亲水景观”这一概念,指出亲水建筑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国民在沿海地区的亲水休息机会,并表示亲水景观是当下相当受欢迎的一种建造方式。接着,他围绕“海岸基本调查”“沿岸统合管理计划”“沿岸管理地区计划”“沿岸整备项目”“土地购买”等方面展开了讨论,详细地介绍了韩国海洋建筑的现状与展望。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总监、青岛市城乡规划学会海域海岸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天青做了题为《海岸带地区城市设计原则研究》的讲座。他结合青岛现状,讲解了许多有关海岸线地带知识,提出了“与城市相融合”“提升魅力”等设计原则,并且强调“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滨水空间,才能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活力之源,而形成一系列连贯的平台,亲水性、生态化或结合建筑的岸线则是项目建设必须考虑的重点。”
此次东亚建筑学术论坛为中外双方建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探讨交流的平台,深化了海洋建筑不容忽视的科研地位,不仅调动了同学们的科研积极性和学术热情,还为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师生提供了接触学科前沿知识的机会,有利于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撰稿:尚晓萌 审核:高江)